实施“千村提升”工程推动乡村振兴 ——市政协第57专题“商量”综述
“万人下乡、千村提升”工程是济南市深入学习推广“千万工程”经验的具体行动。其中,“千村提升”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聚集我市村集体年收入30万以下的村,整合调动干部、企业、政策、人才等多方面资源力量下沉一线,联村帮村,推进共同富裕。
为发挥商量平台协商优势,助推实现“千村提升”工程目标,自今年3月底起,济南市政协成立专题“商量”调研组,组织市政协委员、专家先后赴济阳、长清、钢城、莱芜4个区、12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,并与第一书记、企业团体、乡村人才、村党组织带头人等“四支力量”代表座谈交流,听取民声,了解民意,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献计出力。
“千村提升”工程成效显著
去年5月,市委、市政府部署实施“万人下乡、千村提升”工程,以推动村集体和农民“双增收”为切入点,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为着力点,以每村1名第一书记、1家企业团体帮扶共建为主渠道,通过务实可行、循序渐进的工作抓手,引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,形成推进乡村振兴整体合力。
如此浩大的工程实施一年效果如何呢?3月底至4月,“商量”调研组分别到济阳、长清、钢城、莱芜等实地调研,详细了解当地“千村提升”工程部分运营项目。
“仅通过建造一个黑陶车间就为村集体增收十几万元,再加上一些闲散土地为村集体增收三十多万元。”“我们通过三产融合,打造了一些民宿和特色观光,从‘赏花经济’‘后备厢经济’中促进了农民增收。”“我们形成共富联盟,资源共享、成片开发,下一步如果有好的销售渠道,可以分享给大家,统一打包出售。”
调研过程中,多个村庄负责人讲述了“千村提升”工程实施后带来的实际成效。一组数据更是最有力的佐证——2023年,济南市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59个,比2022年提高42%。
“商量”调研组在调研期间也切身感受到,通过实施‘千村提升’工程,村庄环境美了、村民富了、生活好了。然而,调研组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。
强化产销对接畅通销售渠道
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、农村空心化,这是“商量”调研组调研期间遇到的普遍问题。同时,调研组还发现乡村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,现有政策对企业吸引力不够等问题。
“参与‘千村提升’工程的大部分是本土中小企业,外来的龙头企业和国有企业很少,这就导致帮扶的范围较窄,力度较小。”商河县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杨凌雁认为,“千村提升”产业帮扶更重要,要剖析一二三产各企业情况,做好二产和三产企业工作。
市政协委员、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芹认为,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,各村庄都在找各自发展的产业路径,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质化、内卷的情况,导致盈利较难,甚至有些产业就缺乏生命力、持续力、竞争力。她建议,村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,要找到自己的资源禀赋和特色,确保产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。
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、省政协智库专家褚瑞云建议,发展乡村产业,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,尊重当地的历史、各种资源、经济基础,另一方面要搞好有关服务,优化营商环境,制定优惠政策,做好服务体系建设。
打造区域品牌促进产业发展
在“商量”过程中,调研组多次提到浙江的“千万工程”。为了做好专题调研,5月中旬,“商量”调研组还专门赴浙江,实地考察了湖州市长兴县“三位一体”为农服务中心、“稻蛙共生”种养基地,台州市三门县蛇蟠乡狮子岭、黄泥洞村等,并同有关部门、企业和村干部进行了互动交流。
“我感受深刻的是江浙的‘千万工程’实现了‘三级跳’,一开始是从村庄整洁有序入手,再到美丽宜居,最后到共同富裕。”刘芹表示,她在浙江调研时发现,当地在村庄规划时,便把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及经营两者统筹考虑,按照产村融合的思路和要求进行村庄改造和建设。
市政协委员、山东昊坤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丽敏通过去浙江调研,充分感受到打造区域品牌的重要性。她表示,台州市目前注册了8000多件农产品商标,其中中国驰名商标7件。“我们在同一标准、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下来的产品,贴上他们的包装,销量就能更好。”吕丽敏建议,要规范农产品的行业管理,进行标准化生产。
对于品牌的重要性,莱芜区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、理事长陈明新也深有感触。“我注册了‘明新香妃玉’商标,现在我的西红柿卖到10块钱一个,贵的原因就是好吃。同时好产品配好包装,一盒西红柿共16个,卖160元,得预订才能买到。”陈明新自豪地说,他们的产品有商标,还有绿色产品认证。
对于下一步如何再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,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孟帅表示,其一,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,把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、旅游规划一同谋划、统筹布局。其二,农业产业化发展一定要坚持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,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。其三,通过产业化发展,实现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双提升。